福建詩人陳聲聰,號兼與,作《兼于閣詩話》,是當代詩話中頗有分量的著作,有人作嵌名聯—一副送給他:“平生風義兼師友,天下英雄于我君。”
抗日戰爭期間,重慶作家群中,老舍對于鳳子,頗多贊譽;胡風則深愛高龍生之畫,常對人作些考證和評論。茅盾即景生情,寫成一聯:“老舍老向鳳子;胡風胡考龍生。”
有人集現代四位作家、詩人名字為聯:“偉哉黃河浪;浩然戈壁舟。”也很工整。
1982年,天文學家張鈺哲教授八十壽辰,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集會慶祝,會上懸掛一副嵌名聯云:“測黃道、白道、赤道,深得此道,贊鈺老步人間正道;探行星、慧星、恒星,戴月披星,愿哲翁成百歲壽星。”其時張鈺哲從事天文研究五十五年。1928年,他二十六歲時發現了一顆小行星,后被命名為“中華”小行星,這是中國人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。此聯熱情歌頌了張老,表現了天文學界同仁對他的愛戴。
1983年春節,中央電視臺舉辦迎春征聯活動,以“碧野田間牛得草”,為上聯,征求下聯,要求必須以三個人名為對。后以對“金山林里馬識途”的獲獎。一位同志以三種古典小說書名作下聯:“紅摟水滸筆生花”,字面工整妥貼,但因格于規定,未獲獎。
已故文物鑒賞家張伯駒贈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史樹青聯:“樹不新栽休斧伐,青山常在有柴燒。”表現了一種積極的處世態度。
張伯駒贈音樂家傅一嵌名聯云:“傅相伯師皆是弼;聰明正直即為神。” 方地山題贈張大千聯:“八大到今真不死;半千而后又何人。”把張大干比作古代畫家朱耷和龔賢,并嵌大千名。
有一年春節前夕,一位普通農民到四川瀘縣胡市鎮,請下鄉為群眾義務寫對聯的書法家替他寫一副對聯。他要求寫出他對共產黨、對鄧小平同志的感激,還要表示他的美好祝愿。瀘州市政協書畫研究會李韻得知后,便飽含激情,題聯一副:“小康萬戶懷黨澤,山高水長;平疇千里蕩春風,年豐人壽。”嵌“小平長壽”四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