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學者朱彝尊《靜志居詩話》和葉廷琯《鷗陂漁話》中,都有“古人姓名作對”條。如:“韓擒虎、李攀龍”,“李公麟、唐伯虎”,“張九思、胡三省”,‘王十鵬、陸萬友”,“程不識、魏元知”,“伊尹、阮元”,“西門豹、南宮牛”等等,稱為天生巧對。
當代也有人將作家、藝術家、科學家和名人的名字作對的。如“聞一多,錢三強,“邵力子、郁達夫”,“張恨水、戴愛蓮”,“葉淺予、成舍我”,“魯迅、徐遲”,“肖紅、趙丹”,等等,也很有趣。 袁守謙作嵌人名聯云:“蔣百里,英千里,屈萬里,相去不可以道里計;梁啟超,林子超,葉公超,表來都算是些超人。”有人仿此聯作對句:“孫二娘,趙五娘,杜十娘,看來都是一些娘們。”可發一噱。
二三十年代,天虛我生發明的無敵牌牙粉行銷很廣。天虛我生為陳蝶仙化名,無敵諧蝴蝶。陳蝶仙逝世時,陸澹安撰聯挽之:“公真無敵,天不虛生。”
1933年秋季,清華大學一次入學考試,陳寅恪教授出的一道語文試題是:“孫行者”三字求對。考生中有對“胡適之”的,還有對“王引之”的,以對“祖沖之”的為最好。因其以“祖”對“孫”,以“沖”對“行”均佳,特別是以“之”對“者”,虛詞對虛詞,尤妙。也有人認為以“胡適之”對“孫行者”較好。
方地山為天津著名章回小說家劉云若題聯云:“倦鳥知還,云無心以出岫;含睇宜笑,若有人兮山阿。”聯嵌“云”、“若”二字;出句引淘潛《歸去來辭》句,對句用《楚辭·九歌·山鬼》句。
方地山為巢章甫題聯兩副,一云:“巢父掉頭不肯往;知章騎馬似乘船。”二云:“豈有文章,富貴不來年少去;聊吟梁父(甫),山川依舊昔人非。”用典貼切,嵌名自然。
1932年,程硯秋收荀慧生之子荀令香為徒,有人撰聯云:“玉潤霜清,輝照程門三尺雪;硯池秋水,平添荀令幾分香。”巧嵌程硯秋名及字“玉霜”,也嵌荀令香名,還含宋代楊時拜程頤為師,在“程門立雪”的故事。
1935年,周信芳由滬赴北平演出《蕭何月下追韓信》、《薛仁貴投軍別窯》等劇獲得成功,載譽返滬時,吳湖帆贈聯云:“百口齊唱蕭相國;萬人爭看薛將軍。”
有人以京劇譚派、言派傳人姓名組成對聯,予以贊頌,聯云:“譚鑫培,譚小培,譚富英,祖孫三代,三代三生,衣缽真傳,箕裘克紹;言菊朋,言少朋,言慧珠,藝成一家,一家一業,聲名遠播,技藝高超。”按,“生”為戲曲角色名,最早出現于晚唐,北宋釋文瑩《玉壺野史》十:“韓熙載……與賓客生旦雜處。”生行角色按劇中男性人物身份、性格、年齡等特點,劃分許多專行。“三生”一般指老生、小生和武生。
解放前,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由上海到北京演出,蕭公遠撰聯相贈:“艷色天下重,秋聲海上來。”程硯秋本名艷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