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云宗,號白云,薈文閣主人,1960年生于美麗的黃海之濱青島,他生于大海邊,長在大海旁,大海的性格與他牽連,使他性情有點浪漫,從小就與大海結下了濃濃情緣。自幼喜歡書畫的他,以松技為畫筆,以沙灘為紙墨,以藍天為襯景,以大海為參照,自由揮毫描繪他心中的美妙世界。天海成一色,畫在夢中游,在廣闊的沙灘上,在小院的土地上留下他無數童年的幻想,刻下數不清的原創作品。為觀海、聞海、悟海,他盡其所得,擇海而居,與海結伴,二十余年始終距海百米,逸而不辟,怡享其勝。 他愛大海,更畫大海。海是他創作的源泉,海是他對話的摯友,海是他心靈的窗口。與大海近距離交流,使他深感大海的博大情懷,醇厚氣象,瀟灑神韻。這次北京巡回展,共展示畫作120余幅,從姜云宗先生所展示的作品中,你會身臨其境,感受到大海的洶涌澎湃、聆聽到海鷗的切切細語。體驗到翡翠般柔情交流。其險、其勢、其奇、其幽、其靜,真乃天地造化,萬千氣象。神助其筆,海從墨生。那種游走在抽象與具象之間,以酣暢淋漓的潑墨手法表現了大海的浩瀚壯觀與神秘莫測,展現給大家的是全新韻味和境界。  沉月83×81cm紙本
記得早在三十年前,依然是在青島,初見海派國畫大家汪稼華先生,以海為創作基因的作品。那氣勢、那張力,別具一格的畫風,雖說轉眼已過三十載,至今仍如照片般在腦海中再現,可見其印象之深。云宗先生是否得其真傳或為入門弟子皆未深究,但作為一種特有的國畫風格和特定文化符號,使我再次領悟到大海沖擊波和震撼力。瞬間看到大海波濤起伏,聽到海浪彈奏音樂,聞到海潮濃濃咸味。正如傅京生先生所評價的那樣“云宗先生以大海為載體的繪畫,文采燦爛,內質也如同文采一樣令人振奮。能使藝術欣賞者面對他的作品,進入自己的精神心理與文化理念上久已向往的精神故鄉”。 紙是大海,墨是浪花,卷起重重漣漪。境能奪人,筆能奪境,揮毫無窮變象,從積墨到潑墨,從點線到暈染,墨、色、水的縱橫、意、境、空的奔放,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幅幅海的圣境。云宗先生以筆耕海,潑墨成田,寫茫茫蒼海,畫千層巨浪,天馬行空,自由馳騁。宛如一幅現代版的“火牛陣”,掀起陣陣風塵,卷起驚濤駭浪,似萬牛奔騰,奏出一曲恢宏交響樂。其意、其思、其美、其境,格獨趣高,墨韻微妙,盡顯自然之美,給人以萬般想象。  聽濤360×95cm紙本
“畫道之中,水墨為上,姜云宗做畫善用墨。揮毫之時,筆隨氣運,氣隨筆生,筆生則勢成,勢成則運遠,然墨借水之功,行水墨之幻化,筆者心也,墨者亦心也,此乃姜云宗作畫之大略”白里女士道出了云宗畫風畫派,畫之魂魄。中國書畫歷來以形言志,以墨展意,墨色的濃淡,色彩的變換,即表達了作者的意境,同時也敘述了作者心聲。云宗先生畫風墨情雖今日不能與大家名流競比,但他用心涂墨,用情繪海,將給中國國畫帶來一股新的海風,掀起一種全新景象。 歸守寂寞數十載,輔紙研墨千萬張,傾聽浪濤之吟吼,描繪海天之心象,以靈感悟大千世界,以筆揮潑萬象意境,姜云宗先生以其時代性、民族性、創新性奉獻給社會一種全新視覺、全新畫面、全新形式。愿弘中華之大美,揮墨不止。 云宗愛海、愛墨、愛國畫,大海、彩墨、國畫也將為云宗回報以大愛。讓我們與云宗先生共同起航,乘風破浪,馳向成功彼岸。 |